首頁 新聞中心集團要聞中國五冶實施的成都首例鄰雙地鐵大型筏板基礎完成澆筑
中國五冶實施的成都首例鄰雙地鐵大型筏板基礎完成澆筑
來源:中國五冶集團
作者:文化中心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瀏覽:1974 次

  12月9日上午10點左右,在連續不間斷澆筑93小時后,隨著澆筑泵車的離場,由中國五冶集團承建的紅星路157超高層項目(以下簡稱“157項目”)大型筏板基礎澆筑順利完成,這也是成都首例鄰近雙地鐵的大型筏板基礎澆筑作業。
  筏板基礎是建筑基礎的一種形式,由混凝土整體澆筑而成,相當于建筑物的“底座”,由于它形似筏子浮在土層表面,所以被形象地稱之為筏板基礎。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此在高層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
  據悉,157項目位于市中心二醫院旁,“157”既是該建筑的門牌號,也是該項目的建筑高度。其中,建筑主塔樓筏板基礎外圍平均厚度約3.7米,中心位置平均厚度約4.2米,最厚處達到8.6米,一次性澆筑的混凝土體積達到 1.2萬立方米。中國五冶房建事業部總工程師呂哲介紹,由于項目緊鄰地鐵三號線和四號線,基坑開挖完成后最深處為28米,與地鐵基礎齊平,離地鐵入口最近距離僅6.2米,必須盡快完成筏板基礎澆筑,穩定基坑,確保地鐵運行安全。
  然而,項目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卻給澆筑帶來了很大挑戰。呂哲介紹,要實現快速澆筑,常規施工方法至少需配置6至7臺混凝土輸送泵在基坑周圍同時作業。但該項目地處市中心,被繁忙的道路、地鐵及周邊建筑“包圍”,場地狹小,僅有一個出入口,最多只能通過兩臺混凝土輸送泵運輸,如按常規方法澆筑需200小時,不僅遠遠無法滿足工期要求,筏板混凝土質量也存在極大隱患。
  如何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用兩個澆筑點來快速進行混凝土澆筑,成為項目部重點解決的技術難題,項目部和五冶專家團隊通過反復的方案討論和技術論證,最終決定采取搭設溜槽的方式進行混凝土澆筑。“搭設溜槽,相當于為筏板基礎臨時搭建了一個有眾多支流的‘水渠’,混凝土從主溜槽進入‘干渠’,再通過分叉進入‘支流’,最終被輸送到每個澆筑點位。” 中國五冶紅星路157號項目負責人曾大勇介紹,本項目采取的搭設適合狹窄空間的可移動式分支溜槽方式,不僅確保了澆筑速度,而且還通過對不同分支溜槽開關控制,使混凝土澆筑更加均勻地覆蓋到整個基坑,保證了澆筑速度和工程質量和安全,也對地鐵的安全運行起到了關鍵作用。(王景琛 蘇天一 楊詩航 劉雪純)

上一篇:公司2020年新任職人員廉政培訓圓滿結束 下一篇:中國五冶醫院組建核酸檢測隊伍奔赴成都疫情防控一線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色欲Av,亚洲日本欧美视频网站,精品高精欧美囯产日韩一区,日韩va亚洲va欧美va久久
在线播放极品女神被高潮 | 日本乱理伦中文三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免费不 中文字幕大看蕉永久网 | 中文字幕永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婷婷久久 | 日本三级人妇在线 |